算力巨头,历史新高!“木头姐”再度买入中国公司
华尔街明星基金经理“木头姐”凯茜·伍德四年来首次重新建仓阿里巴巴,斥资1630万美元,同时将百度持仓提升至4700万美元。
“木头姐”凯茜·伍德(Catherine Wood)再度出手中国科技公司。
美国当地时间9月22日,这位华尔街明星基金经理执掌的方舟投资(ARK Invest)四年来首次建仓阿里巴巴,买入了价值约1630万美元的阿里巴巴美国存托凭证(ADR)。
与此同时,她还通过旗下基金大幅增持百度,将其持仓总额提升至4700万美元。
这一系列操作与她减持部分美国科技股形成鲜明对比,释放出强烈的策略转向信号。
01 风向转变
“木头姐”此次建仓阿里巴巴,是她自2021年9月撤离中国科技股后的首次回归。
这不是一次小规模的试探性操作,而是通过旗下两只不同的ETF基金进行的显著增持。
就在木头姐建仓两天后,阿里巴巴在2025云栖大会上全面展示了其AI战略升级。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宣布,公司正积极推进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追加更大投入。
阿里还正式发布了其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能力最强的模型Qwen3-Max,该模型在权威的LMArena文本排行榜上位列全球第三,超越了GPT-5-Chat。
02 投资逻辑
“我们投资的从来不是市场故事,而是技术创新。”凯茜·伍德在《大师投资者》播客中这样强调她的投资理念。
她关注的不是财报数字,而是创新能否爆发。
估值优势是吸引木头姐回归的重要因素之一。她指出,当前中国科技公司的估值水平仅约为美国同类公司的一半,存在明显的价值洼地。
即便在经历了一轮反弹之后,与美国同类科技公司相比,许多中概股的市盈率、市销率等关键估值指标依然处于历史低位。
AI技术落地是木头姐看重的另一个关键要素。她在对比中美AI发展路径时发现,美国正在经历GPU投资热潮,但很多投入未必能转化为实际应用。
相比之下,中国企业更注重AI技术的实际落地与应用。
03 阿里的AI转向
吴泳铭在云栖大会上判断,“大模型是下一代的操作系统,AI Cloud是下一代的计算机”。
他首次提出,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比2022年提升10倍。这一目标预示着阿里云算力投入将指数级增长,为迎接超级人工智能(ASI)时代做准备。
更引人注目的是,阿里巴巴正式宣布与英伟达开展Physical AI合作,覆盖了数据的合成处理、模型的训练、环境仿真强化学习以及模型验证测试等多个方面。
市场对此反应迅速而积极。9月24日早盘,阿里巴巴涨幅一度超7%,股价创下2021年10月以来新高。本月该股已累计上涨超四成,年内涨幅接近翻倍。
04 百度AI实力
与阿里巴巴一样,百度也是中国最早布局大语言模型的企业之一。
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长期投入为AI落地提供了多元化的路径。
数据显示,百度在AI专利申请量上七年冠,累计达到2.2万件,是第二名的两倍。
在自动驾驶专利方面,百度以5589件位列中国第一,是特斯拉的3倍。
2025年第二季度,百度核心营收263亿元,归属百度核心净利润74亿元,同比增长35%。
其传统的搜索和广告业务持续稳定地创造收入,为公司在AI领域的长期布局提供支持。
05 资本重新评估
“木头姐”的举动并非孤例。随着AI从概念走向落地,能够将技术有效转化为生产力的中国企业,正迎来持续的估值修复。
摩根士丹利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9月份,净流入中国股市的外资反弹至108亿美元,创下自2024年11月以来单月最高。
这主要得益于被动型基金52亿美元的流入,而年内外资被动型基金累计流入中国股市已达120亿美元,已超去年70亿美元的水平。
像方舟这样以捕捉技术周期为核心、对风险容忍度更高的投资者,已经开始“用脚投票”。
这代表着一种分化和选择的开始:那些真正拥有核心技术、广阔应用场景和清晰AI战略的头部公司,正在被聪明的资本重新识别和定价。
随着AI从概念走向落地,能够将技术有效转化为生产力的中国企业,正迎来持续的估值修复。
华尔街分析师们也已行动起来,两家主要分析机构本周上调了对阿里巴巴的目标价,分别提升至230美元和245美元。
全球资本正在用真金白银投票,一场对中国科技公司的价值重估已然开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