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界融合强体系:两支部队提升练兵效能的实践路径现代战争早已告别单一军兵种的"单打独斗",进入体系与体系对抗的新阶段。如何打破军兵种壁垒、实现作战要素的深度融合,成为提升练兵效能的核心命题。海军航空兵某部与空军某基地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革新,探索出两条各具特色的体系练兵之路,为部队战斗力生成提供了鲜活样本。## 海军航空兵某部:以规范建设破解协同困境南海之滨的演训场上,海军航空兵某部与友邻舰艇部队的协同训练正有条不紊地展开。参谋人员与舰艇官兵围着电子沙盘共同制订作战方案,跨兵种术语对照表让原本晦涩的专业表述变得清晰易懂,特情协同处置流程确保了空中与水面力量的无缝衔接。谁能想到,就在不久前,这两支部队还曾因"语言不通"陷入协同困境。第一次联合训练时,航空兵部队收到的舰艇任务方案充斥着陌生术语,对战机保障仅标注了计划空域和预期效果,缺少具体实施流程与指挥隶属关系等关键信息。飞行员面对方案无从下手,训练中频繁出现沟通不畅、响应滞后等问题。复盘总结会上,两支部队将所有"认知差"摆上桌面:"态势共享不是简单传输数据,而是要传递经过分析处理的融合信息""空中平台的响应速度应按秒计算""水面舰艇要兼顾水文气象变化"……一场激烈的"头脑风暴"后,破解之道逐渐清晰。他们首先着手构建跨兵种沟通桥梁,联合编制术语对照表,将空中与水面作战的核心概念、指令代码、数据格式进行统一规范。在此基础上,共同制定特情协同处置流程,对雷达识别、目标引导、火力协同等12个关键环节的处置标准、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作出明确规定。为进一步打破认知壁垒,双方建立骨干互派机制,航空兵参谋杨琪第一次登上舰艇时,对水面部队的运转模式和指挥流程有了全新认知:"舰艇的组训模式与我们差异显著,近距离观摩让我理解了他们的决策逻辑。"与此同时,舰艇骨干也分批走进航空兵部队,亲身体验空情信息的采集处理全流程。随着协同规范的多次迭代升级,两支部队的体系融合不断走向深入。他们进一步细化通信规则、指挥流程和行动衔接标准,形成覆盖联合训练全流程的协同任务规范体系。如今,驾驶战机为舰艇提供态势支撑和指挥引导已成为训练常态,体系作战能力得到质的提升。该部领导的总结颇具启示:"体系练兵必须从'物理叠加'转向'有机融合',而统一的协同规范就是实现这种转变的'通用代码'。"## 空军某基地:用棋盘革新锤炼指挥本领空军某基地作战研究室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兵棋推演正在进行。红蓝双方操控着代表不同兵种的棋子激烈博弈,一枚枚颜色各异、形状不同的棋子在特制棋盘上移动,精准模拟着复杂战场态势。这张看似普通的棋盘,实则是该基地提升指挥员体系指挥能力的创新载体。年初,该基地成立攻关小组,旨在通过兵棋推演锤炼各级指挥员的指挥筹划本领。然而首次组织多兵种推演时,尴尬局面便出现了:不同兵种的棋盘规格和推演规则各不相同,陆军的棋盘侧重地形要素,航空兵的棋盘强调空间维度,各兵种棋子的行动参数缺乏统一标准,推演难以有效开展。"只有建立统一的'度量衡',才能实现多兵种在一张棋盘上的协同推演。"攻关小组负责人赵向清提出解决方案。他们以航空兵棋盘为基础进行等比例换算,对各兵种棋子的行动能力、作战效能等参数进行标准化赋值。但新的问题很快显现:当战机在大范围空域快速机动时,地面部队在棋盘上的移动距离难以精确计量,推演精度大打折扣。复盘分析时,小组发现核心症结在于:现有棋盘依据航空兵行动规则设计,无法充分体现地面作战要素。经过反复研讨,攻关小组创新推出"大图套小图"推演模式:在原有航空棋盘基础上叠加一层高精度地面棋盘,航空兵棋子在体现广阔空域的"大图"上行动,地导、雷达等地面兵种则在标注着等高线、地形地貌、河流桥梁的"小图"上展开推演。这种双层棋盘设计,既保留了航空作战的空间特性,又兼顾了地面作战的地形要素,实现了多兵种作战态势的精准模拟。某场站指挥员在推演后深有感触:"一张棋盘上完成多兵种指挥筹划,让我真切感受到了体系作战的复杂性。某次推演中,我忽略了地形对地面部队机动的影响,导致空中打击与地面突击出现时间差,这个教训十分深刻。"该基地领导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优化推演规则,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更逼真的战场环境,让指挥员通过棋盘感知战场更多可能性,不断提升体系指挥能力。## 体系练兵的深层启示两支部队的实践探索,为提升体系练兵效能提供了宝贵经验。在现代战争背景下,体系练兵已成为战斗力生成的核心路径,而打破壁垒、构建融合机制则是关键所在。海军航空兵某部的经验表明,制度规范是体系融合的基础支撑。不同军兵种在长期建设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业术语、操作流程和思维模式,这些差异往往成为协同训练的障碍。通过建立跨兵种术语体系、协同流程和互训机制,能够有效消除"认知差",实现从"物理组合"到"化学反应"的转变。这种制度创新看似基础,却能从根本上解决体系练兵的协同难题。空军某基地的探索则彰显了技术手段对练兵效能的倍增作用。兵棋推演作为一种经典的训练工具,在新技术赋能下焕发出新的活力。通过创新棋盘设计和推演规则,将多兵种作战要素有机整合到统一训练平台,既降低了联合训练成本,又提升了指挥训练的精准度。这种以技术创新推动训练模式变革的思路,为解决体系练兵中的复杂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制度规范还是技术创新,都需要立足实战需求。两支部队的改革探索均源于训练实践中发现的真实问题,解决方案也经过了实战检验和迭代优化。这启示我们,体系练兵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瞄准未来战场需求,不断创新训练模式、完善训练机制,才能真正提升练兵效能,锻造能打胜仗的体系铁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