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方多地遭遇强降雨侵袭,给保险行业的响应机制与专业担当提出更高要求。保险业通过监管部门督促、保险机构落实等方式,织密汛期“防护网”,具体如下:监管部门方面 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金融监管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督促辖内保险机构全面进入临战状态,打通理赔与救援通道,向公众发布防灾避险与保险提示,提前拉响风险警报。 发布倡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关于全力做好主汛期灾害应对和保险理赔服务工作的倡议书,要求各公司提升思想认识,强化行业责任担当,做好资源投入,加强行业工作协同,优化保险服务,畅通理赔绿色通道,加强经验总结,持续提升服务能力。保险机构方面 加强防灾减损:平安产险湖北分公司开展极端灾害应急实战演练,全面启动夏季汛期风险减量专项行动。依托大数据平台,精准绘制风险地图,开启全域隐患排查,重点监测潜在风险区域,形成全周期防控链条。南通人保财险与属地交管部门、小区物业联动,在易淹点提前摆放警示牌,引导车辆绕行,并对水淹报警器预警信息进行现场排查。 优化理赔服务:多家保险公司在受灾地区开通“绿色理赔通道”,推出免现场查勘、免气象证明、免费救援“三免服务”。例如,人保财险天津分公司家财险组第一笔赔款1200元3小时内到位,农险组最快一笔从报案至赔付仅用20分钟支付7万元赔款。平安产险天津分公司共接本次灾害相关报案1497笔,已快速完成1024笔案件赔付。 加强工作协同:保险机构强化行业各类机构间的工作协同,保险公司间加强协商协作,建立查勘定损结果互认机制,提高查勘定损速度;再保险公司积极跟进灾害处理进程,做好再保支持;公估公司接受委托后积极调配查勘力量,快速完成对保险标的勘验、鉴定、估损等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