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重庆快递员文丽娟的儿子万鑫宇考出了677分的高分。他在接到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院士的电话后,毅然放弃了报考北大的机会,选择就读民办院校西湖大学。文丽娟也经历了从不解到接受,再到欣喜的心理变化,如今她觉得儿子选这个学校挺幸运的。相关情况如下:报考决策过程:万鑫宇高中时两次获得化学竞赛省市一等奖,原本是准备走竞赛升学这条路,目标是北大。后来竞赛失利,他回到高考班级继续学习,最终取得677分。填报志愿时,他原本计划如果强基进不了北大,第一志愿就考虑浙大,以中科大保底。但在北大强基面试当天,填报志愿截止前一小时,他接到了施一公院士的电话,随后便将西湖大学填为了第一志愿。母亲态度转变:文丽娟起初并不了解西湖大学,得知儿子擅自改了志愿后非常生气,甚至想让他复读,还说过“断绝关系”这样的气话。但当天晚上,她通过找人询问和上网查询,对西湖大学有了初步了解,觉得学校还不错,于是打电话告诉儿子接受他的选择。随着了解越来越多,她越发认可儿子的决定,现在觉得儿子选这个学校挺幸运的,为儿子有明确的理想和追求感到骄傲。儿子的理想与追求:万鑫宇希望投身半导体材料技术研究,科研报国。他认为西湖大学的氛围很吸引他,那里的导师都是各个领域的顶尖学者,能把手带着做实验,而且学校人少,资源特别集中,更有利于专注于科研,是实现他科研理想的好去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