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反内卷”政策预期持续升温,多晶硅期货价格大幅上涨,月涨幅超47%。截至7月23日,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盘中一度涨停,价格报53165元/吨,创下上市以来新高。相关情况如下:上涨原因 政策因素: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等内容,7月3日,工信部也指出要加大宏观引导和行业治理,这些被市场解读为“反内卷”政策加快落地。市场预期迅速反转,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要求硅片环节最新报价不得低于成本,头部企业也联合挺价,推动了多晶硅价格上涨。 成本因素:煤炭供应受限推升电价上涨预期,而电力成本在多晶硅生产成本中占比高达40%,成本上升使得企业有提价动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多晶硅价格上涨。 市场情绪因素:“反内卷”政策刺激下,市场看多情绪发酵,资金大量涌入多晶硅期货市场。随着多晶硅期货价格不断上涨,进一步吸引了投资者,形成了一定的正反馈,推动价格持续走高。市场反应 期货市场火热:多晶硅期货成为期货市场热门品种,主力合约持续上涨,7月21日 - 23日连续涨停,突破5万元大关,周累计涨幅超19%,且已连续5周收涨。 现货价格回升:根据硅业分会数据,截至7月13日当周,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为4.17万元/吨,周环比上涨12.4%;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为4.10万元/吨,周环比上涨15.2%。成交活跃度也有所提升,达成新订单企业数量周增长6家。后续影响:多晶硅价格上涨引发了光伏产业链上下游的博弈。下游硅片企业短期内仍持观望态度,暂未大规模接受涨价,因为硅料价格上涨会增加其生产成本,若成本无法顺利传导,将压缩利润空间。目前市场处于价格博弈与预期博弈并存的阶段,价格上涨更多反映企业对政策信号的积极响应,而非供需基本面的改善。后续多晶硅价格走势关键在于价格能否顺畅传导至下游以及终端需求能否消化上涨的成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