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中风老人落水命悬一线 警民携手转危为安 事件回顾:老人落水瞬间,警民救援争分夺秒 7月6日,一则“警民合力营救落水老人”的消息在当地传开,众人纷纷为救援者点赞。当日清晨6时许,某河边晨练市民发现一名老人在水中挣扎,随即大声呼救。据悉,老人今年65岁,因中风后遗症行动不便,清晨独自外出时不慎跌入河中。 接警后,当地派出所民警迅速抵达现场。此时老人已漂浮在距岸边约5米的水面,意识模糊,情况危急。民警立即取用救生圈和长竹竿尝试救援,同时引导围观群众保持秩序。附近商户、晨练居民见状,主动加入救援:有人递来绳索,有人拨打120急救电话,还有熟悉水性的市民脱下外套跃入河中,与民警配合托举老人。 救援细节:多环节配合筑牢生命防线 黄金救援时间把控:从群众发现到老人被抬上岸,整个过程仅耗时8分钟。急救人员赶到后,立即对老人进行心肺复苏和保暖措施,老人逐渐恢复意识。 特殊人群救援难点:因老人有中风病史,救援时需避免剧烈晃动。民警与市民用门板作为临时担架,平稳转移老人,减少二次伤害。 后续关怀跟进:目前老人已被送往医院救治,家属对参与救援的警民表示感谢。警方提醒,家中有行动不便的老人,需加强看护,避免独自前往水边、马路等危险区域。 社会反响:凡人善举传递城市温度 “看到大家一起冲上去救人,心里特别暖。”现场目击者王女士表示,救援过程中,民警指挥有序,群众配合默契,“这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是整个城市的温情。” 此次事件也引发了对老年人安全的关注。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将联合警方开展“老年人安全防护”科普活动,普及防走失、防意外知识,并为独居老人家庭提供安全隐患排查服务。 警方提示:守护老人安全,这些措施需牢记 - 为老人配备带有家庭联系方式的手环或手机,便于走失时及时联系。 - 定期检查老人居住环境,移除门口台阶、积水等隐患,卫生间安装扶手。 - 鼓励老人结伴出行,避免清晨、夜晚独自前往河边、公园等偏僻区域。 - 学习基础急救知识,如遇到落水、晕厥等情况,第一时间拨打110、120并采取正确施救措施。 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一次警民同心的接力,让生命在危难中重获生机。正如参与救援的民警所说:“守护群众安全是职责所在,但更感动于市民的挺身而出,这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最好诠释。”
|
|